月之暗面,SaaS 模式下的隱憂及痛處

原野編譯 拓撲社 2017-03-13 09:24:34

自從 2007 年 12 月世界經濟大衰退開始,SaaS 就開始吸引到了一切企業(yè) CIO 的注意。因為這種模式能夠一方面降低企業(yè)的資本支出(CAPEX),一方面能夠給自己的公司帶來世界級一流的 IT 服務,并且還能實現運營成本(OPEX)的可控性。

saas

經過幾年時間市場的不斷醞釀,到了 2012 年,SaaS 在企業(yè)級服務市場上終于站穩(wěn)了腳跟。那種讓企業(yè)運營者省心省力,具有快速配置,預購置費用較低的優(yōu)點,促成了 SaaS 具有顛覆性意義的趨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人們逐漸認可 SaaS,將其稱為企業(yè)運營中的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時,一些人發(fā)出警告:SaaS 模式必須是依托于某些極度簡單的商業(yè)應用,它往往不需要牽扯什么跟企業(yè)級數據的融合。大家都知道,之所以 SaaS 聲名鵲起,主要就是因為它迅速地占領了中小企業(yè)市場(SMB),針對 CRM(客戶關系管理)、人類資源管理等板塊,提供非常強大,目的單一的功能性服務。但是,這些應用在“數據實時交換”、“多交易環(huán)境兼容性”等方面表現的并不是很好。

《CIO 雜志》就對此發(fā)出明確的警告:“ SaaS 模式看起來確實有很多便利,有些時候這些好處甚至會掩蓋它自身的一些缺陷不足,比如在數據融合上面存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無論是跟其他企業(yè)級應用的接口上,還是在數據源的接口上,這種挑戰(zhàn)同時都存在?!?/p>

讓我們再來看今天,現如今任何一家企業(yè)都有好幾款 SaaS 配置在上面,往往是由不同的商業(yè)團隊去使用,來應付商業(yè)運營中某個層面。這些應用種類不一,運行環(huán)境也不統(tǒng)一,終端用戶對自助服務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就使得 SaaS 逐漸走入一個尷尬的窘境:數據似乎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得,而且封裝數據的形式五花八門。總而言之,企業(yè)正在將 SaaS 和云端應用無意間帶到了一個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方向上:數據的碎片化。 

問題出現了,答案在哪里?我們難道就真的任由這些數據碎片散落在企業(yè)的各個角落?我們是否能夠對 SaaS 模式有所期待,指望它在數據連接性,統(tǒng)一性,同步性上出現某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進展?

數據窘境

在一開始,SaaS 的支持者們就明白一個道理:企業(yè)內應用 SaaS ,如果在跟其他的系統(tǒng)、應用的對接上沒有太高的要求,那么它就能非常好的滿足商業(yè)運營管理中的各個需求。另一方面,SaaS 公司都在大張旗鼓的宣傳著這種模式的好處,它是多么的簡潔高效,給 IT 部門整體的工作效率帶來多么大的改善,他們甚至都已經開始宣稱“應用時代”已經來臨。

其實他們這么說也是有理由的。根據現在的市場調研情況,平均一家企業(yè)會應用到 376 個 SaaS 應用程式,而預計再經過兩年的時間,應用程式數量會繼續(xù)上漲 13%,達到 426 個應用程式。

那么 SaaS 是不是創(chuàng)造了價值?應該是這樣的。但要說它是否是有效的?這得看你詢問的對象是誰。它是否是簡潔且高效率的?從 IT 部門的角度來說,情況并不如大家所言的那么樂觀,尤其是在評估追蹤信任度高,且對現實具有明確指向性意義的數據方面時更是如此。

在一個對 SaaS 依賴度較高的 IT 環(huán)境里,當然會出現一些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尤其是在數據管理領域更是如此。其實在一早,很多分析師就提出了警告:你們如果真的想要應用 SaaS,尤其是在數據分享和整合上面有要求,那么實踐起來一定要慎之又慎。但隨著 SaaS 的不斷升溫,沒人把這些警告當回事兒,于是也就是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困擾很多企業(yè),很多 SaaS 公司的問題都是什么。

在對 SaaS 應用的時候,缺乏 IT 部門的相關監(jiān)管

SaaS 模式的推廣普及,帶來的最為重要且深遠的影響之一就是它改變了員工在公司里使用 IT 服務的方式。從 SaaS 產品的本質上來說,這些應用都是圍繞著某個目的設計,非常明確專注地去滿足某一個細分的商業(yè)運營訴求,它有可能是文件分享,公司內部協(xié)作,項目管理,財務分析,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銷售與客戶的互動等等。

在大多數時候,SaaS 的應用都是免費的,要收費價格也非常的低(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公司內部的一些部門,商業(yè)運營中的某一個單元,都可以非常輕松地去測試十幾個,甚至更多的 SaaS 解決方案。這跟過去什么都得讓 IT 部門測試拍板相比,有了十分長足的進步。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盡管 SaaS 產品進入企業(yè)的門檻降低了,但同時也就少了 IT 部門的監(jiān)管。在某些時候,缺少一些強有力的證書介入,哪怕 IT 部門指導這樣的應用是存在于公司內部的,他們也做不了什么。于是接下來極有可能出現這樣一幕:員工用了某個應用一段時間,膩了,不再用了。但是數據卻被留在了某個 SaaS 服務器上,而服務器所處的數據中心也無人能夠追蹤得到。 不管怎么說,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你就不能說自己對公司整體的運營管理是居于良好水平的。

數據碎片化

我們已經看到太多的例子,隨著 SaaS 的到來,企業(yè)要么出現了數據碎片化的趨勢,要么本來數據已經碎片化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讓我們直面現實吧,現如今的員工,在一天的工作當中很容易就會把企業(yè)里的應用跟兩個或者三個不同的數字設備進行連接。

SaaS 本身倡導的“隨時隨地連接”的開放式理念,一腳把企業(yè)牢牢緊閉著的信息大門踹開,讓各種信息源都能夠長驅直入,數據進出可以發(fā)生在公司電腦和家用電腦之間,公司電腦與 U 盤,其他移動硬盤、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線上存儲服務(比如 Dropbox)之間。

這種碎片化的趨勢,大大降低了 SaaS 的固有優(yōu)勢。它之前曾經承諾賦予公司一種前所未有的能力,不僅僅是理解數據,而且更有效地去管理企業(yè)。然而,在被媒體吹噓的光環(huán)下面,那一抹陰影依然存在。

新常態(tài):“東拼西湊的雜貨鋪”

SaaS 的普及,讓 IT 部門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窘境當中。雜亂無章的拼湊;企業(yè)預置型系統(tǒng),SaaS 模式,基于云端的應用,再加上大數據這個“堰塞湖”,這一切全部雜糅在一起,不兼容不匹配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上述說的這么多不同的形式,其實它們也許訴求點是一致的,就比如說要做好客戶交易記錄這個工作,但是它們要實現這一點的路徑卻不一樣,在不同的應用內,甚至是在不同的硬件設備內,它們想要實現一個目標的方式千差萬別。最后導致的局面:交易記錄在關鍵信息對接上面存在著巨大的,無法彌合的鴻溝。最為重要的是,當領導者讓他手底下的人做一份數據報告出來,做出來的東西完全不能看。

SaaS 如果真的想要把路走的更加寬廣,那么就必須在跨系統(tǒng),平臺,設備上實現某種信息的無縫流動,不管這種系統(tǒng)是運營型的還是財務型的,不管是搭建在云端上的還是預購置的。當然,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誰能解決它,誰就是能主宰未來的勝者。

為了更好的發(fā)展,我們是否現在應該考慮倒退幾步,考慮短期內反而去擁抱過去較為傳統(tǒng)、保守的軟件應用方式呢?

IDG 最近出具報告:之前選擇將 IT 業(yè)務搭建在云端上的公司中,將近 40% 的公司現在都調轉方向,選擇過去那種預購置應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之所以這么做,都是考慮到要對資源和數據做到充分的把控。這不禁會讓人產生感嘆,如果它們在一開始應用 SaaS 的時候,就選擇好正確的策略和技術,也許它們就不會繞這么大一個圈子,又回到過去的模式中了。

但另外一方面,用建設性的思路去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你就會發(fā)現,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有好處當然也有弊端。SaaS 應用確實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易用性,配置的靈活性,但它的成本也是存在的,比如要求企業(yè)去尋找一種全新的方式,從數據中獲得對企業(yè)運營的深刻把握。本身,在 SaaS 應用中來收集以及管理數據,在最高點上去統(tǒng)攬企業(yè)運營流程和戰(zhàn)略方向,這就已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了。而 SaaS 應用和預購置應用之間所產生的沖突,所帶來的數據碎片化的趨勢,就讓這個本身已經很棘手的問題難上加難。

2017 年已經來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數據還是在多個 IT 應用和環(huán)境中并存。SaaS 的勢頭還是會繼續(xù)持續(xù)下去,面對這個問題沒有什么捷徑,或者彎道可以繞過。如何在這個層面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這個重任就系于如今互聯網創(chuàng)新者的肩頭之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