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B2B迎來2.0時代 中國制造如何更好出海?

黃云靈 浙商網 2015-03-23 09:45:02

“經過3年的醞釀,我們打造了信用保障服務(TA),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誠信體系。TA可以說是B2B的支付寶。”3月20日,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臺灣清華大學丘宏昌教授帶著60多位EMBA學員來到阿里巴巴濱江園區(qū),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事業(yè)部總監(jiān)翟牮這樣向臺下來自兩岸精英企業(yè)家介紹。

據了解,海外買家可以在網站顯著位置看到金盾標志、買家評價以及阿里巴巴提供的信用保障額度,意味著這家中小企業(yè)履約能力、品控能力都是更有保障的。同時,萬一出現問題還能夠發(fā)起投訴,阿里巴巴會根據仲裁結果于7個工作日內代賣家向買家先行墊付。“‘TA’喊出的口號就是‘你敢用,我敢賠’,這和當年支付寶信用體系的‘你敢付,我敢賠’如出一轍。”

阿里巴巴方面介紹,大力推動信用保障服務,助力外貿出口企業(yè)出海的背景是中國制造出海正在遭遇寒流。國家海關總署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其增速2.3%為近幾年中國外貿增速的最低值。為此,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特意強調“發(fā)展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市場采購貿易,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提高服務貿易比重”等等提升外貿服務業(yè)的舉措”,并將2015年外貿增量定位在6%。

“事實上,仍有大量的海外采購需求未被釋放,尤其是新買家,新訂單。”翟牮提到,“每天平臺上都有無數訂單需求被浪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海外買家對中國供應商缺乏信任,我們這些年對海外買家的調研中,‘信任’永遠是海外買家下單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杭州嘉法貿易有限公司童建華已經通過TA拿下6筆訂單,最大的訂單來自澳大利亞,訂單額有3萬多美金,他表示信用保障服務在風險較高的地區(qū)顯得尤其重要,像澳大利亞、美國、歐洲等地的買家對信用保障額度接受層度都很高。“我跟我的員工講,信保就好像是一個企業(yè)的信用卡,信保做好了,企業(yè)信用額度高,訂單就會越多。”童建華介紹,雖然已經做了很多年外貿,但是要說服海外客戶相信企業(yè)的實力和專業(yè)性,還是很難。“以前做1年和做10年基本沒區(qū)別,有了TA之后,有授信額度和數據評價展示,業(yè)績可在網站上累積及展示,實現數據顯性化,這樣很容易給我們帶來新客人。”

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事業(yè)部總監(jiān)魏強告訴記者,信用保障體系從技術手段上可以說是第一個互聯網化的國際貿易交易規(guī)則,如果說此前的B2B網站更多像是一個信息平臺,現在則真正轉型成為了交易平臺。“可以說我們已經迎來了跨境B2B的2.0時代,通過線上成交積累數據,積累數據越多,交易評價越多,信用保障額度越高,買家越信任,接單成交越容易,這樣一個良性循環(huán)對能夠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并拉動出口,真正實現信用等于財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