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旅游B2B平臺相繼有e路同行平臺、優(yōu)客旅游、天天旅交會等因出現(xiàn)資金鏈斷裂,關門歇業(yè),拍屁股走人。給本來就不怎么景氣的旅游業(yè)更蒙上了一層陰霾!
基于機會主義的模式都是偽模式,好的模式來源于真實的需求,真實的需求更建立在價值的基礎之上。很多風險則是基于投機的趨利心理,平臺的價值要回歸自然規(guī)律!不然苦的一定是旅行社,最終波及到游客。
互聯(lián)網+旅游的概念原本是為了通過鏈接促進上下游之間能夠高效互通,在市場一波行業(yè)紅利以及社會資本的推動下,產生了機會主義模式,好的模式來源于真實的需求,真實的需求更建立在價值的基礎上。平臺的倒閉,涉及眾多的旅游產品供應商,造成很多供應商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更有甚者有些供應商因為某一平臺的倒閉也一蹶不振甚至也宣告倒閉,仔細分析,很多風險是基于投機的利益心理。
是的,很多平臺模式的確解決了一些痛點,比如上下游的交易促進,比如給2b更多的產品信息資源;解決了供應商的流量問題等,這些都是所謂B2B平臺帶來的益處;但是由于要解決小b的逐利心里,平臺采取了一種近乎瘋狂的措施“燒錢補貼”吸引采購者上線。這里面有個小故事:一個采購商一個團在兩三個平臺上進行過賬,刷補貼,只要供應商配合。這給供應商帶來的潛在的風險有多大可想而知,“不上平臺我不跟你合作,不刷補貼我不合作,供應商為了客流無奈屈從”。用互聯(lián)網行話說:“不補貼就死,補貼慢點死”。因為不補貼很快就會失去采購商的用戶,所以只能捏著鼻子喝苦藥,無奈轉嫁給供應商,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壓款,這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劑更毒藥。很明顯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xù),因為一個平臺的價值要體現(xiàn)在為用戶創(chuàng)造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價值!
平臺的供應商已經無奈將風險轉嫁到采購者頭上,需要重新支付團費,否則不發(fā)班,也就是說,供應商沒結算到團款,已經波及到了采購方,再往下最終一定會波及游客,這對整個旅游業(yè)整個環(huán)節(jié)的沖擊可想而知!
現(xiàn)在的旅游B2B平臺到底是“用戶的平臺”還是一個“自己的電商”?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看清基本的業(yè)務流,業(yè)務流最能顯示出問題所在。
之前倒閉的幾個所謂的旅游B2B平臺,他們的業(yè)務邏輯其實很簡單:供應商供應產品——“平臺”——分銷商采購;賬務流程:分銷商——“平臺”——供應商。關于補貼和融資的關系我們不算在內,因為這里面根本就沒有本質的聯(lián)系。分銷商采購后,會在指定的時間內把團款支付給平臺,那么分銷商為什么愿意通過平臺交易呢?原因有二:一:不能夠直接聯(lián)系到供應商;二:為了平臺所謂的“補貼”或者“返點”,利益驅使。而平臺給供應商的結算周期做旅游的人很多都知道:N(行程)+30天,有的稍短,由于這種模式可持續(xù)性不強,供應商已經屢次被坑,便有了以“價錢換時間”,也就是用供應商和平臺的價格來換取結算的時間,供應商在價格上做出讓步,每收到一個客人,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就可以保障平臺的利益,或者換取補貼的回款,否則,所謂的補貼返點一定是不會長久,但是不這么做采購方就會不斷的流失,從而促使平臺會失去流量,沒有流量的平臺是沒有價值的。
大家應該注意到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如果平臺是以“注冊旅行社”的名義進行結款或者出現(xiàn)發(fā)票抬頭,那就意味著此款項就是交易款,也就是所說“平臺”既是購買方也是出售方,為什么呢?因為只有這樣團款在所謂的平臺上才能夠作為自有資金使用和支配。實際上,如果所謂的平臺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lián)網平臺,這種交易應該采取的措施叫代收代付,而代收代付是不可以截留挪用的,這是不允許的,那就很明白的一個道理,供應商如果壓款必然存在著巨大的“未知風險”,因為這個錢已經平臺自己的交易款項了。
前文一直強調所謂“補貼、返點”,這錢從哪里來?這就是關鍵點,問題來了,按照這個邏輯分析,平臺就是中間商了,而任何中間商的出現(xiàn)都會增加成本,這是必然的,幾乎不可逾越。之前倒閉的一些平臺都出現(xiàn)了所謂“燒錢”的狀況,幾乎不能停止,因為一旦停下就會失去采購的流量,一旦失去采購的流量就會造成供應商團款逾期,一旦出現(xiàn)逾期就會出現(xiàn)擠兌,一旦出現(xiàn)擠兌,可想而知所謂的平臺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最后沒有結到的款就是不可彌補的風險。
而現(xiàn)在有的B2B平臺也實際上與之前的倒閉的平臺模式基本相同,規(guī)模更大,影響更加深遠,其實供應商已經警惕和行動。都知道,如果這種方式不加以改變必然是同途同歸!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已經形成的這種模式一旦改變就會立刻倒閉!解決之道只能另思良謀了。
現(xiàn)在看,旅游B2B平臺需要有新的模式出現(xiàn),之前倒下的所謂B2B平臺沒有能夠擺脫“自我電商“的基本格局,這種現(xiàn)狀不改變就不可能走出“補貼死”的陰霾怪圈。
旅游B2B平臺如何做?如何真正體現(xiàn)用戶的價值,服務于旅游環(huán)節(jié)的真實需求,有不少平臺正在嘗試,并通過實踐去驗證用戶的價值訴求,偉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不斷的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